站在广州港南沙港区远眺,万吨巨轮与大海交相辉映,在烟波浩渺的伶仃洋上舟楫穿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通向世界。
往来广州港各大港区的船舶能够安全靠泊、离港,离不开一群人的默默付出——广州港引航站的140多名引航员。他们的工作鲜为人知,却如灯塔一般指引、守护着每一艘往来的船舶。
高级引航员郑明军是他们中的一员。1990年大学毕业后,郑明军投身于引航员这一职业。此后,他不断夯实知识、磨练技术,一步一步从学徒成长为高级引航员。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34年职业生涯中,郑明军共完成6000多艘次引航,其中特殊困难船舶600多艘次,引航航程30多万海里,引领船舶总吨位超8000万吨,在潮起潮落间参与、见证了大港与大城的兴盛繁荣。
两代引航人的传承
引航员的职业理想,很早就在郑明军的心中萌生。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广州是她的最后一站。然而,在随行的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进港前一天,广州正好遇上超强台风。为保障航行安全、维护“国门形象”,广州港的引航员不惧风雨,迎着台风的进路,直奔珠江口,圆满完成了这次引航任务。
这次引航的团队,郑明军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此次引航行动在郑明军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郑明军的父亲是一名资深引航员,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郑明军走上了引航员这条职业道路。“小时候,父亲会讲引航的故事给我听,带我眺望珠江上缓缓驶入的货船,对引航员这份职业的敬仰油然而生。”
1990年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毕业后,郑明军便加入了广州市港务局直属单位——广州港引航站,投身于这片蓝色大海。
“最开始做引航工作时对航道、操作还不熟悉,都是一点点记在本子上,慢慢学习。”从业这些年,郑明军亲眼见证了珠江口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经常要在桂山岛锚地熬一个通宵,以前没水没电连洗个澡都困难,现在桂山岛都变成旅游胜地了。”
由于职业成长期较长,郑明军也曾产生过转行的念头。父亲时常教导他,“引航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父亲这种精神的耳濡目染下,他坚持了下来,继续踏浪前行。
2004年,郑明军升为一级引航员。也正是在这一年,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4个5万吨级码头正式投产,广州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深水海港。如今20年过去,郑明军已成为高级引航员,南沙港区也已开辟196条班轮航线,去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900万teu,成为华南重要的综合性枢纽港区。而在这背后,郑明军与其同事们功不可没。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郑明军的父亲曾获评“全国十佳引航员”,如今郑明军也在2023年获得了这一称号。“这是两代引航人的传承。”郑明军说,“也希望未来能够看到引航员这个群体人才辈出”。
34年、6000多次的风雨无阻
引航员的主要职责是,引领船舶进出港航行、靠泊、离泊、移泊、锚泊,掌握扎实的船舶操纵技术、熟知港区及航道的水文气象条件等是基本要求。职业性质,也决定了引航员需要365天、24小时全天候待命。
广州港出海航道全长约74海里,经珠海、深圳、中山、东莞、广州5市横穿11座大桥,航道狭长弯曲、空域水域环境复杂,是全国乃至世界引航难度最大的航道之一。这74海里的航道,郑明军早已烂熟于心。
每一次引航作业前,郑明军都认真研究各类引航基本要素、进港时气候特征和水流特点,详细查阅相关资料,做好细致的引航方案,特别是对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性的每个细节都做了仔细分析,把握好转向和靠泊的关键要素。
在郑明军刚做高级引航员时,一艘大型油轮抛在三门岛锚地,要用3天时间把20多万吨原油过驳到3条8万吨内贸油轮上。经过研判,郑明军采用两舷靠泊,克服港外锚地风大浪高、船体偏荡较大等困难,按时完成了引航作业,受到船方的肯定。
“这是我第一次引领超大型油轮,印象深刻。”当时紧张又激动的心情郑明军仍记忆犹新,“紧张是因为油轮过驳危险级别不言而喻,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激动是因为自己能够接受一次技术的挑战和专业的历练,积累下不可多得的工作经验。”
水深、水流、风向、风速等多种自然因素都可能导致航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这就要求引航员具备精准的判断力和迅速而有效的决策能力。
在郑明军的职业生涯中,也曾遇到过多次凶险的情况。凭借果敢的决断力,他总能处变不惊、积极应对。
2017年,郑明军引航的一艘船舶上有一名工作人员因为内部矛盾导致跳船轻生。郑明军及时发现,迅速反应,果断应对,释放救生艇,并协助救援人员登船。经过1个小时的搜救,终于安全救回跳船人员。
“在这个过程中,我既要保证被引船舶的安全,又要配合搜救队搜救、安抚船上人员和与港口保持联系等,可以说是又一次重要的职业历练。”郑明军表示,“作为一名引航员,必须得有这种快速应变能力和现场控制执行力”。
引航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目前郑明军已成功完成6000多艘次引航,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安全生产标兵。
用智慧与勇气书写“海上传奇”
据统计,世界贸易总运量中有9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海运不仅是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和通道,也是扩大国家影响力、辐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渠道。
航运离不开港口,港口发展离不开引航。随着时代的发展,往来各个港口之间的船舶不仅吨位在增加,需要引航的船舶类型也在变得更多样,这也给引航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广州港口与广州经济一脉相承,广州港港口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提速,离不开广州港每一位引航员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引航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郑明军表示。
今年8月,郑明军拖带“明阳天成号”从龙穴岛基地到桂山引航锚地。“明阳天成号”是全球最大的漂浮式风力发电平台,其高度和宽度均创下进出广州港的历史之最。此次漂浮式风电平台整体拖航出港在全国尚属首次,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参考,郑明军和团队集思广益,定出最佳方案,由他主引,经过12个小时的持续作业,圆满完成本次拖航任务。
在郑明军看来,无论航运形式怎么变,引航员这份工作永远有存在的价值,“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引航员的工作依然至关重要,尽管科技进步带来了诸多先进的导航和通信设备,但人的经验和判断力无可替代。”
“勘探二号”石油钻井平台、“世界梦”邮轮首航广州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地中海米亚”……34年来,郑明军时刻保持对引航工作的热情和专注,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始终坚守岗位,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这种持之以恒、追求极致、坚守岗位的精神,正是‘实干奋斗’在引航员身上的深刻烙印。”他说。
如果重新选择职业,郑明军说他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成为一名引航员,“每一位在风浪中引领巨轮安全进港的引航员都是可敬的,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对话
记者:引航员被称为“水上国门第一人”,您怎么看待这份工作?
郑明军:引航员作为水上交通的引领者,不仅承载着船舶安全航行的重任,更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尊严。引航工作直接关系到船舶、货物和人员的安全,责任重大。通过引领船舶安全进出港口,为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一名引航员,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引航技术,以过硬的专业技能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出差错,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进步。
记者:请结合引航员的工作,谈谈你对“实干奋斗”的理解。
郑明军:引航员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需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和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必须保持冷静果敢,勇于挑战各种困难。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实干奋斗”的重要体现。
我们每一次引领船舶安全进出港口,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实干奋斗”的内涵。引航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极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这种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也是“实干奋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航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引航员与船员、港口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这种团结协助、共克困难的精神,同样是“实干奋斗”在引航工作中的生动体现。